央行新规来了。
“从业机构开展人民币10万元以上(含10万元)或者等值外币现金交易的,应当根据本办法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。”“客户单笔或者日累计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(含10万元)或者等值外币现金交易的,从业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在交易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大额交易报告。”近日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《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》,明确提出上述要求。
上述《管理办法》自2025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。
新规并非“限购”,也非窃取消费隐私,而是筑牢金融安全网。
为什么“突然”管起买珠宝黄金?
你可能不知道的洗钱陷阱,珠宝黄金竟成洗钱“帮凶”!
洗钱,就是将毒品、诈骗、贪污等非法所得,通过交易“伪装”成合法收入的过程。而珠宝黄金因价值高、易变现,竟成了犯罪分子的“洗钱通道”。
民警清点黄金洗钱案中查获的黄金 图源:滨州网警
案例1:北京通州“婚礼购金”案
2025年7月,北京通州警方抓获一名帮助诈骗分子“洗钱”的犯罪嫌疑人,该男子曾在商场内购买大量黄金,面对民警的询问,男子以孩子筹备婚礼为幌子,企图蒙混过关,但在警方的追问下,漏洞百出的谎言不攻自破,警方最终扣押涉案金条240克。经过对相某银行账户的核实,民警发现他购买金条的钱款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涉案资金。目前,犯罪嫌疑人相某因涉嫌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被通州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。
图源:通州公安
案例2:招揽未成年人购金洗钱案
2025年3月,福州市仓山法院审结了一起购买黄金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案。去年以来,犯罪分子“大B哥”(在逃)组织周某、张某,招揽未成年人前往实体店购买黄金实物,再联系上游诈骗团伙,把诈骗而来的资金转入金店账户并取走黄金,试图以此切断资金流向,逃避司法追查。周某负责人员纠集、洗钱流程指导、赃款结算及与上游联络,张某负责驾驶车辆接送购金的未成年人参与黄金交接等。经查,涉案诈骗钱款达29万元。经仓山法院审理,以被告人周某、张某犯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,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、一年九个月,并处罚金。
因此,国家出台《贵金属和宝石反洗钱管理办法》的政策初衷,就是要斩断这些犯罪链条,保护普通消费者免受诈骗,守护老百姓的消费安全。
新规对消费者有哪些直接影响?划重点!
1.什么情况需配合登记?
触发条件:单笔或同日累计现金支付≥10万元人民币(或等值外币)。
豁免情况:银行卡、支付宝/微信、商场购物卡等非现金支付无需登记。
关键提示:即使曾登记过,每笔达标交易均需重新执行流程。
2.登记流程怎么做?
所需材料:本人身份证原件(门店留存复印件)、填写《尽职调查表》并签字。
补充材料:特殊情况下需提供职业证明、住址证明或说明购买用途。
耗时:通常用时5分钟左右,按要求配合即可快速完成。
3.哪些情况可能无法交易?
拒绝情形:
坚持用现金但不配合登记;
客户被评估为高风险且未获管理层批准;
客户属于国家制裁名单人员。
解决方案:
a.优先选择电子支付;
b.高风险客户可留联系方式,获批后门店主动联系。
新规下,这样买金最省心!
支付方式:大额消费首选银行卡、支付宝等非现金渠道,省去登记步骤。
主动配合:现金超10万时带好身份证,登记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护盾。
警惕诈骗:
a.冒充“安全账户”骗局
警惕假警察/银行来电。声称“账户涉案需买黄金核查”是骗局。一旦用现金购买金条交给对方,钱金两空且难追查。切记:真执法机构绝不会索要黄金,配合金店登记身份反而是保护屏障。
b.虚假“黄金投资”骗局
当心“稳赚投资”陷阱。骗子诱你用现金买金条“代操作”,实为利用你洗钱或卷款跑路。结果会导致黄金被转卖,你成了洗钱帮凶且损失本金。
黄金投资请认准正规渠道,绝不代持。
◆记者点评
安全的市场,才是繁荣的市场。
反洗钱新规是守护市场安全的“防火墙”,而非消费门槛。普通消费者只需稍加留意支付方式,配合简单登记,即可无忧享受购物乐趣。
在金店柜台前展开身份证的几分钟,不是繁琐的手续,而是每个普通人守护社会金融安全的举手之劳;掏出手机扫码支付的瞬间,不仅是便利的选择,更是把诈骗犯罪挡在身外的智慧防线。
当我们真正看懂政策背后的心意——那些要求登记的大额现金交易,拦住的可能是骗子用老人救命钱洗白的金条;那些电子支付留下的数据痕迹,追踪的或许是贪官转移赃款的蛛丝马迹。与其说这是规矩,不如说是武器——你我配合的每个动作,都能让黄金更真、市场更净、消费更安!日子要过,金子要买,这份安心,值得你我伸手接住。
文章来源:中国黄金珠宝微信公众号